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了很多典故和史籍,其中寓意的一些道理直至今日依然是警世恒言般的存在。在战国时期《韩非子》一书中记载了一篇散文,写的是《扁鹊见蔡桓公》的故事,其中道理引人深省。这个故事具体讲了什么呢,扁鹊见蔡桓公发生了什么事情?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。
扁鹊见蔡桓公是什么故事
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?很多人不知道,其实扁鹊姓秦,名越人,是战国时期的医学家,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,由于他的医术十分高明,于是人们送给他扁鹊的称号。“扁鹊”是黄帝时代的名医。
有一次蔡桓公召见扁鹊,扁鹊见到蔡桓公就说“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,如果不及时医治的话恐怕会加重。”蔡桓公听闻后很不开心,说自己没病。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对身旁的人说“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”病”,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”。
过了十天,扁鹊再次见到蔡桓公后对他说“您的病在肌肉里了,不及时医治会更加严重。”蔡桓公对此不理不睬。又过了十天,扁鹊再一次见到蔡桓公时对他说“您的病在肠胃里了,再不及时医治恐怕来不及了。”蔡桓公仍是不听。
又过了十天,扁鹊再见到蔡桓公时扭头就跑,蔡桓公于是派人去问他。扁鹊说“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,汤熨的力量是能够解除的,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可以用针灸治好,哪怕是病在肠胃里,用火剂汤依然可以治好,但若是病在骨髓里,那就时司命神所管辖的事情了,再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。现在君上就是病在骨髓里了,所以我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。”
五天之后,蔡桓公身体疼痛难忍,派人去喊扁鹊,但是扁鹊这时已经逃到了秦国。在这之后蔡桓公就病死了。
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讲了什么道理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有了疾病就要及时医治,不能讳疾忌医。另外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,在生活或是人生中,要正视自己的错误,及时改正。这个故事也是成语讳疾忌医的出处,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lgtx.com/hangyebk/202301/354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