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书是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,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。中国自有记载的夏商周时期以来,大大小小所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,或内斗,或抗外敌。自然而然,各种兵书层出不穷,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《孙子兵法》。今天小编就来为你们盘点中国十大兵书,《孙子兵法》位居第一宝座,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!
中国十大兵书
1、《孙子兵法》
《孙子兵法》也称《孙子》、《吴孙子兵法》、《孙武兵法》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。作者是春秋时的大军事家孙武。原著共82篇,今现存13篇。《孙子兵法》被称为“兵学圣典”和“世界古代第一兵书”,历来被称为“兵经”,受到国内外推崇。
2、《蔚缭子》
《蔚缭子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,全书原有31篇,今有5卷,22篇。《尉缭子》一书,对于它的作者、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。一说《尉缭子》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,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。一般署名是尉缭子。最早著录于《汉书·艺文志》,书中杂家类著录《尉缭》29篇,兵形势家类著录《尉缭》31篇。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《尉缭子》残简,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,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。
3、《六韬》
《六韬》又称《太公六韬》、《太公兵法》,传说为西周吕望所撰。吕望即姜尚。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《太公》的兵法部分。“韬”意为佣兵之谋略,“六韬”为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共有60篇。全书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,语言通俗。其内容博大精深,思想精邃富赡,逻辑缜密严谨,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。
4、《吴子》
《吴子》是由吴起、魏文侯、魏武侯辑录。吴起是卫国人,曾以曾参为师,善用兵,起初在鲁国为官,后赴魏、赵、楚等国,被贵族杀害。今本《吴子》共二卷六篇,依次为图国、料敌、治兵、论将、应变、励士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·兵书略》记载,《吴子》一书为48篇,但现在只有6篇尚存,与今本相差甚远。历史上曾有人据此认定《吴子》一书为伪作,这是没有根据的。至于篇目之差,可能是由于流传过程中亡伙所致。
5、《孙膑兵法》
《孙膑兵法》,也称《齐孙子》,作者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孙膑,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,也是《孙子兵法》后“孙子学派”的又一力作。孙膑是孙武的嫡孙。本兵法是在《孙子兵法》和《吴子》等兵书的基础上,总结了当时的作战经验,继承和发展了《孙子兵法》的军事思想。
6、《太白阴经》
《太白阴经》,全称是《神机制敌太白阴经》,是唐代李筌所撰《太白阴经》,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综合性的军事著作。共分为10卷,分别为:人谋、杂仪、战攻具、预备、阵图、祭文、捷书、药方、杂占、杂式10门。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,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,《太白阴经》的名称由此而来。
7、《司马法》
《司马法》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,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。本书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,司马穰苴撰,主讲军事理论。共155篇今只存5篇。这本书的特色在于阐述战争的目的在安民止战。《司马法》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,亡佚很多,现仅残存五篇。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,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、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,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,提供了重要的资料。
8、《虎钤经》
《虎钤经》,宋代许洞撰写,全书20卷,共120篇,《虎钤经》吸收了《孙子》和《太白阴经》的精华,使之更加通俗易懂;根据天时人事的变化加以推衍,既祖述古人,又有作者的见解。其中奇谋诡道,凡适于兵家需要,就广为搜罗,不受“六经”的束缚。该书上言人谋,中言地利,下言天时,兼及风角占候、人马医护等内容。
9、《练兵实纪》
《练兵实纪》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的,正集9卷,杂集6卷。《练兵实纪》内容广泛,涉及兵员选拔、部伍编制、旗帜金鼓、武器装备、将帅修养、军礼军法、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、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。正文一至四卷侧重单兵训练;五至八卷和“杂集”的《军器解》、《车步骑营阵解》讲营阵训练;正文第九卷和“杂集”中的《储练通论(上下篇)》、《将官到任宝鉴》和《登坛口授》等篇记述了将帅的选拔培养、应具备的条件等。
10、《纪效新书》
《纪效新书》,也称《纪效》,是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的,共18卷。全书语言简明通俗,涵盖了兵员选拔、训练、武器、阵法、律令、行营、兵法等多个方面,是戚继光一生征战的心得之作。
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,不代表我们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lgtx.com/xiaoshuo/202309/42927.html